马上到年底中科院分区和预警期刊名单就要发布了。此前也有很多高校发布了自己的“预警期刊”,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负面期刊名单曝光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


我们可以看到,Plos One 、Molecules、ncology系列等毕业神刊也包含在内。因此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:
所谓的“巨型期刊”,其目的是通过仅在线和完全开放获取的方式出版大量的研究。第一个广为人知的采用巨型期刊理念的期刊是2006年开始发行的PLOS ONE,另一个是于2011年推出的Scientific Reports。其他知名的巨型期刊包括IEEE Access和BMJ Open。2022年的巨型期刊不一样了,有了更明确的出版目标。而且,专辑大肆流行,可谓声势浩大,这些专辑背后有数万名客座编辑,吸引了数十万作者。很难讲规模如此庞大的编辑们在能力和参与程度上是不是一致,最后产出的专辑和文章水准又是不是齐平。问题是,这些巨型期刊一点也不“水”,影响因子始终美丽,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诱惑。虽说有一些期刊的自引率稍显眼点儿,但也还没有高到招来麻烦的地步。如今,来自各领域的学术文章经常被巨型期刊接受并发表。3.开放获取文章;
4.只要文章具备科学合理性就可发表。上述列表的第一条相对来说是不言自明的,因而这些期刊才称得上“巨型”。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。PLOS ONE最近公布了其15周年纪念数据,不难看出,这种类型的期刊名不虚传,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超过25万篇文章(每月近1400篇!)。
一直以来,这些巨型期刊都是大家急于毕业或者职称晋升的首选,现在陆续被拉黑也是让很多在投这些期刊的小伙伴不知道怎么办了~如果你想投稿这些期刊,你要慎重考虑它们的利弊,以及你的导师和学校是否认可它们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悉术生物,科研bubble等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,万分感谢。注: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,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。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,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。